了不起的“地瓜”之《繁茂的藤蔓》
改革开放的浪潮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有胆识的浙江人闯荡京城,或创业,或工作,或求学,几十年来,他们成为了京城各行各业的佼佼者。闯京城的不仅仅有当代的浙江人,历史上也有着许许多多敢闯敢拼的前辈们来到京城,创造了属于他们的辉煌,在京城留下了属于他们的历史印记,这些印记被保留到了今天。
(资料图片)
前门西河沿街路标
地处北京前门西河沿街220号的正乙祠戏楼,就是清康熙初年闯京城的那批浙商留下的人文地标。它是北京唯一保留至今基本完好无损的纯木质戏楼,也是为数不多的室内戏楼,是中国戏楼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被誉为“中国戏楼活化石”。
就在两个月前,一场名为《古祠听春》的阮咸音乐会在此奏响,“正乙祠重张一周年演出月”由此开启,这座饱经风雨的戏楼,如今又以全新的面貌与世人见面。300多年后的今天,潮新闻记者走进正乙祠戏楼,探寻正乙祠戏楼与古今浙商的不解之缘。
清朝“北漂”浙江人的据点
胡同口的“正乙祠戏楼”标识
从南新华街转向西河沿街,远远地在胡同口就可以看到“正乙祠戏楼”的标识,正乙祠戏楼“隐藏”在西河沿街的胡同里,戏楼的大门就像一道时光之门,这个院子300多年的沉淀,让来者仿佛回到清朝时浙商们聚集在此集会议事、宴饮娱乐的场景。
戏楼门口
清朝“北漂”的商人们常常聚集在前门一代,康熙时期,京城的银号开始活跃起来,把握先机的浙商们就是在附近做起了银号生意。正乙祠原本是明代的一座寺庙,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还有一种说法是清康熙六年(1667年),浙江在京的银号商人集资,对此处进行改建,建立祠堂馆舍,又叫“银号会馆”或“浙江钱业会馆”,既是“祠”也是“馆”。
院落东侧
“随着会馆逐渐发展成熟,除了祭祀、集会之外,还需要一些娱乐方面的功能,外地人在京城漂泊时间久了,难免会有一种乡愁,那个时候听戏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娱乐方式,因此有一些馆也修建了戏楼,在会馆戏楼里可以听到用乡音表演的戏曲。”研究北京会馆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教授张佰明告诉记者。
院落西侧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在京城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浙商们再一次集资购买土地,对正乙祠进行了扩建,设有大堂、后室、廊庑、戏楼等建筑,每年春秋两次举办集会,祭神宴饮,逢年过节时,上演社火和木莲戏等传统民间戏曲。
《重修正乙祠记》石碑
在院落的西侧,清同治四年的《重修正乙祠记》石碑用玻璃罩保护了起来,篆刻了正乙祠的重修过程,上面写道:“浙人懋迁于京创祀之,以奉神明、立商约、联商谊、助游燕也。”
康熙年间扩建时的《正乙祠碑记》也写道:“逐所便易,则不惮涉山川、背乡井,往远至数十年而不返。”虽然属于商业会馆,但当时在会馆里活动的人不仅仅是商人,正乙祠也曾作为浙绍乡里来京科考的举子、赴京候任官员的馆舍。与今天的在京浙江人一样,他们在京城互帮互助、抱团取暖。
与京剧互相见证辉煌岁月
进入戏楼,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历史的厚重感,300多年戏曲文化的浸染,让这座古戏楼在今天仍然有着强大的气场,木门发出的“吱嘎”声也让人感觉很奇妙,像是与眼前的百年古建筑在进行一场特殊的对话。
戏楼内景
据民国初年《梨园外史》记载,正乙祠戏楼的台柱上早年的楹联是:“八千觞秋月春风尽消磨蝴蝶梦中琵琶弦上,百五副金樽檀板都付与桃花扇底燕子灯前。”联中即提到了四出昆曲名剧——《蝴蝶梦》《琵琶记》《桃花扇》《燕子笺》,如今,戏楼的台柱上仍然是这副楹联。
戏楼内景
整个戏楼面积1000平方米,戏楼建筑全部为木质结构,坐南朝北,可以容纳100多位观众,戏台为三面开放式,看上去有两层,实际上台下还“藏”着一个暗层,三层戏台的设计可以渲染出神怪戏中“上天入地”的效果。
通往二层戏台的孔洞
站在二层戏台看向一层
据了解,这种结构的戏楼,除了正乙祠,就只有故宫内的畅音阁。类似于影视剧中“吊威亚”的效果,演员可以利用二层戏台的孔道和吊钩“飞”到一层,也可以从一层戏台进入到暗层中,一层戏台还设计了“延展台”。
观众席
就在正乙祠戏楼加盖完成的几十年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为了给高宗庆祝八十大寿,四大徽班便陆续开赴北京演出,他们与汉调艺人合作,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我国的国粹艺术——京剧。
当时京剧不仅在清朝宫廷内迅速走红,京城大大小小的戏楼也开始盛行京剧,设计精巧又不失大气的正乙祠戏楼吸引了众多京剧名角到此演出,正乙祠戏楼与京剧互相见证了这段辉煌岁月。
1881年,四喜班班主梅巧玲(梅兰芳的祖父)进京,常在正乙祠唱戏,率四喜班演出,主要演员杨隆寿、姚增禄、鲍福山、余紫云等都是当时的名角儿。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等京剧名家也都曾在此登台,特别是梅兰芳当年在这里演出《天女散花》时,身背绳索在二层舞台从天而降,着陆到一层舞台,令人惊叹,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在舞台演出中“吊威亚”的戏曲演员。
老戏楼与浙商再续前缘
正乙祠戏楼历史上经历了四次大的修复:一是乾隆年间,徽班进京;二是清同治四年,京剧形成前后;三是民国2年,京剧已走向繁荣;四是1995年的大修复。1995年的这次修复,正是由一位浙商独立出资完成的。
修缮前的正乙祠戏楼 北方昆曲剧院供图
1937年起,正乙祠戏楼饱经风霜,先后用作仓库、兵营、煤铺、学校。1954年戏楼改为招待所,厅堂变成食堂,戏台被砌起来,开了几个卖饭窗口,后台成了炒菜做饭的厨房。几十年来,院落也渐渐被民居“蚕食”,面积只剩当初的六分之一。
直到1994年,当时三十多岁的浙江商人王宇鸣偶然路过正乙祠戏楼所在的四合院,当时的院子已经破败不堪,他在院子里的石碑中得知这里曾经是一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戏楼,见证了京剧的辉煌,又与几百年前的浙江商人有着历史渊源,于是决定出资重修戏楼。
1995年10月9号,正乙祠戏楼经过修复,再次向社会公开,胡絜青、朱家溍题为戏楼写了台联:“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古戏楼专家王遐举还写下了绝笔“正乙祠戏楼”匾额。
正乙祠戏楼旧照 北方昆曲剧院供图
在戏楼修复完成重张后连续三天的庆祝演出中,梅葆玖、梅葆玥、谭元寿等京剧名家都登场助兴。重张后的正乙祠戏楼不仅有京、评、昆、梆、越、曲艺、杂技、皮影等剧种和音乐的演出,还上演过《哈姆雷特》等外国剧目,接待过非常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友人。这样的影响力是王宇鸣自己也没有预料到的。
个人出资修复古戏楼,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张佰明看来,“个人来做这件事情还是非常需要勇气的,这在当时的会馆戏楼中也是独一份,不仅是对会馆戏楼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对于当时90年代京剧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一位浙江人来完成这件事情,就更有意义了。”
重张后的正乙祠戏楼成功举办了大大小小700场左右的演出,但最终因入不敷出,再次关停。此后,从重修到关停,正乙祠戏楼又经历了几番波折,最终在2018年12月31日结束最后一场演出,正式关门谢客。2019年,正乙祠戏楼交由北方昆曲剧院修缮、运营及使用。
大门向“家乡人”敞开 期待再次古今联动
两个月前正乙祠戏楼的“重张一周年演出月”为观众送上了十几场名家演出,像是一场场明星见面会,让慕名而来的戏曲爱好者过足了瘾,也让大家对这座神秘的古老戏楼更加了解、更加向往。北方昆曲剧院导演、正乙祠戏楼总经理张鹏向记者透露,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精彩的演出等着与大家见面。
戏楼内景
“戏楼是极具中国审美特点的舞台呈现载体,但并不是只能守着传统演出内容,我们希望戏楼朝着一个开放、包容的演出场所去发展,多种艺术形式走进戏楼,碰撞、融合,擦出新的火花,300多岁的戏楼比我们更懂得接纳,小提琴、现代舞的表演在这里非常成功,最近还有小型的演唱会对我们的场地感兴趣。”张鹏说。
戏楼内景
除此之外,张鹏也非常希望浙江的剧团来到前辈们建的戏楼里演出,续写这座古戏楼与浙江的故事,让这座戏楼里的演出更加具有历史文化上的意义。“浙江有着非常优秀的戏曲基因,有着源远流长的戏曲文化,特别是最具代表性的越剧,期待一场与浙江剧团在老戏楼里的重逢。”
张佰明也希望在全新的正乙祠戏楼里看到更多的浙江元素,“会馆建立之初就是满足各地进京举子、官员、商人短暂居留,并在一代代家乡人薪火相传中不断发展壮大,要继续焕发会馆文化的活力,在当下,需要会馆与它们的故乡有更多情感上的连接。”
当然,不止是演出,张鹏希望戏楼在当下与浙江的联动有更多的可能性,300多岁正乙祠戏楼的大门正再次向家乡人敞开。
鲁迅,到现在依然是个热词。在北京,你总会遇到“他”——他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在年轻人的表情包里,在京城红色文创中......鲁迅与北京,还有他文章里的故乡绍兴,是京城老少经常提到的话题,位于西城区的北京鲁迅故居,也常有人慕名前来打卡。而要谈鲁迅北京往事与今日绍兴,有一个人有更深体会,他就是鲁迅的长孙,周令飞。下一期,潮新闻带您探访北京鲁迅故居,同时,走近这位在京绍两地和全球传播“鲁迅文化”的特殊人物。
来源:潮新闻
标签:
相关新闻